第543章 场区(2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大家都是天才,一秒记住爱奇小说,www.xaqwx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更难过日子。

    “跟着修坝修了一年,临走前给了路费和一些工钱,就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他主动解释了起来,当初姜星火没有重罚他们,而是先在常州府押了一段时间,随后扔去修坝了,虽然也是重体力劳动,但比充军砍头可好多了,而且修坝的劳工吃的管够。

    姜星火又打量了他两眼,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,说道:“你那些兄弟们呢?现在没做违法乱纪的勾当吧?”

    “哪能呢!”

    男人的眼中满是惶恐,他知道姜星火杀人的威势,这么久不见,这种威势仍然如旧,让他心惊肉跳,而且若不是姜星火伸出援手,救了他一条性命,只怕他早已经尸骨无存了。

    他只觉得姜星火看起来确实和蔼,但有些话可不能乱说,更何况,常州府的父母官就陪坐在旁边呢。

    “武进城现在比以前还繁华,不愿意在青萍泊打鱼的,就在那边码头做力夫,日子过得挺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锅里闷的两个菜也端上来了,姜星火一边吃一边问道:“有种田的嘛?”

    “有的,我就一边打鱼一边种四亩田。”

    “这边清田做的怎么样?”

    一只虎小心地斟酌着话语,回答道:“这边穷,没什么地主了,所以也没有官府文报上说的那些投靠的事情,清田大家都挺配合的,若是有些纠纷,也都能协商解决,实在是解决不了的,就以官府那边清丈的结果为主。”

    “有不服的嘛?”

    “有肯定有.怎么清丈都有不服的,村里有些事情说不清楚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点点头,这是实话,农人确实质朴,但有些恩怨,也确实同样存在。

    为什么几千年来,直到最后才出了个“三尺巷”的佳话?或者说,为什么“三尺巷”能成为佳话?

    在既定资源极少的情况下,任何人都是不愿意舍弃自己的丝毫利益的。

    这种现状,不能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,因为无论是一块砖还是一寸地,那都是关乎到当事人切身利益的。

    就像是那个笑话一样,“我真的有一头牛”。

    “下乡参与清丈的胥吏差役手脚干净吗?”

    “那倒是挺干净的。”

    旁边心不在焉地夹着菜的张玉鳞闻言,这才算是心头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国师放心,咱们常州府的妖风邪气,早就扭转过来了,江南四府里,在清田这件事情上的积极和守律,不说第一,那也绝对是排前面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

    常州府,确实之前被姜星火宰了一批官,算是宰怕了,再加上张玉鳞也算是用心,因此这次清田行动,苏州府还有人敢玩“缩弓”,但常州府下面的这些胥吏敢动手脚的却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一顿饭吃完,已是中午,刘婶收拾碗筷,姜星火等人不便再打扰,告辞离去。

    看着姜星火离去的背影,刘婶拍了拍自家孩子的肩膀,说:“伱可要好好读书,以后像国师这样当大官,造福百姓。”

    岂料孩子却摇了摇头,只说道:“我可当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国师多威风啊,还是大善人,大英雄,谁敢惹他,他就敢杀谁。”继父在一旁插嘴。

    “种田挺好啊,人人都当官,哪有那么多官当,种好田,累了躺田埂上望天,多好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走在村落尚未完全干涸的土路上,心思飘远,这段时间以来,自己的心态已经逐渐改变,也越来越有些“入世”了,看待这些人的目光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在青萍泊给过去的短暂经历画上了一个句号,姜星火巡视了一圈常州府,又砍掉了一串士绅的脑袋后,才顺着太湖西侧南下,回到松江府。

    松江府,手工工场区。

    这里位于大黄浦的旧址,与上海县城遥遥相望,相隔甚短。

    不过与以前一片烂泥地的样子相比,这里可谓是大变样了。

    棉纺织场区里,一座座工坊鳞次栉比,纺织女工们将纺好的布一个个挂在固定好的多节杆网上。

    工厂内,各式各样的纺织机器运转着,偶尔也有设备被搬运进去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纺织机器除了脚踏动力以外,大部分还需要用旁边的黄浦江水流作为动力,因此很多U型河渠被挖进了工场中,作为永不停歇的循环动力。

    这时候,姜星火当年炸掉大黄浦的堰塞湖,无疑就成了一个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这里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纺织女工,但工人们穿梭在工坊里,忙碌着自己的事情,倒也井然有序,这种秩序显然代表着,这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组织度。

    “哎呀!”

    忽然间,人群中响起一声惊呼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只见一名身材瘦小的女人摔倒在地,她脸色煞白的捂住肚子,额头上满是汗珠,眼眸里闪烁着恐惧之色。

    “你没事吧!”旁边有人走了过来问道。

    那女人看也没看她,摇了摇头。

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