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8章 与共(3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大家都是天才,一秒记住爱奇小说,www.xaqwx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理解是很正常的,就像是很多人,同样也不理解你们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储存火炮的仓库里顿时连空气都沉默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火炮、火铳这些东西,大明的军界,很多人是不太认同的,那么坚持这种观点的伱们,平日里多少也受到了些蔑视的眼光。”

    柳升、徐景昌等人,都默默地点了点头,校长显然是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。

    “可是我总觉得,火炮和火铳真的能改变战争,我想打这一场仗!”

    朱勇说完后,埋下了头:“我父亲不信,我也跟他说不清楚,就有些赌气.姜校长,我明天想证明给我父亲看,我是对的!”

    “我也相信你是对的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点了点头,转而看向坐在他周围的几人。

    “你们呢?你们想打这一仗吗?还是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战?”

    “俺想打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给的理由朴实无华:“俺就喜欢把人脑袋砍下来的感觉。”

    “属下也想打。”柳升犹豫了剎那,“属下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,在见到姜校长关于组建火器部队的理念以后,心里头就像是长了草一样,再也不愿意去指挥其他部队了.火器对我来说,很有吸引力,我想证明它。”

    “你俩呢?”

    张安世倒也诚实:“我对火器倒是没太多偏爱,可我想证明给那些勋贵子弟看,我自己有能耐,我不是靠着我姐夫活的。”

    唯独徐景昌,一直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几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,看他不说话,自然是有些诧异的,朱勇用手肘杵了杵他,徐景昌疼的龇牙咧嘴。

    徐景昌犹豫了半晌,方才说道:“我其实不需要证明什么,对火器也没什么偏爱,是我家让我来的,家族有重任。而且一路走来到了这里,不陪着大家一起做下这番大事,反倒心中有愧了。”

    话匣子一打开,后面就好说了。

    徐景昌继续说道:“你们也都晓得我家的情况,我就不藏着掖着了.我大伯不日就要北上,与平安、盛庸两位将军一起负责北地塞王部队的整编事宜,没个几年回不来,魏国公府要是不分家,以后我就得担当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他这话倒不是炫耀,而是事实,中山王徐达死后,魏国公府有徐辉祖、徐增寿一门双杰,徐达其余的儿子也不是窝囊废,徐家的女儿也都嫁的好,所以依旧是大明的顶级豪门勋戚。

    可到了眼下,徐增寿一年前被建文帝赐死,徐辉祖被要被外调,煌煌魏国公府,便是要塌了天的架势,身为徐家第三代的领头羊,徐景昌自然要勉力打起精神,给家族做些贡献.

    而眼下做什么才能稳住徐家的地位?自然是往国师姜星火身边靠拢。

    平日里话不多的徐景昌此时越说越絮叨,越说越放肆,到了最后,竟是干脆说道。

    “国师,我大姑(徐皇后)其实临行前就托我问一件事情,可我一直没找到机会问出口,如今临战,谁也说不好明日会不会出个三长两短,便得马革裹尸还了”

    看着众人忽然有些怪异的目光,姜星火镇定地说道:“你且说。”

    “我小姑徐妙锦至今未嫁,陛下和大、皇后娘娘有意指婚给您,如此一来,从辈分上算,您还是皇子们的长辈,是国师,也是帝师、皇子师,将来无论谁当太子,太子太师都是跑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仓库里顿时变得有些尴尬了起来。

    从来都是国师安排这安排那,今日给国师安排了起来,还是婚事,倒是令人颇为不适。

    “徐景昌!”一旁的朱高煦终于忍受不住这样的气氛,冷声喝道。

    也就是朱高煦了,换做柳升,虽然这仨人是他的学生、下属,但各个地位了不得,朱勇、徐景昌这种,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成国公爷了,反倒平日里不怎么敢呵斥。

    见二皇子朱高煦生气了,徐景昌讪笑道:“殿下别生气啊,我只是想把咱家(与朱高煦是姻亲)的难处跟国师讲清楚而已,要是能成自然再好不过,若是国师不愿意,也不至于以后让大姑来问的时候尴尬。”

    闻言,众人纷纷朝姜星火望去,等待他表态。

    只见姜星火眉头微皱,半晌方缓缓道:

    “妙锦姑娘我见过,是个秀外慧中的美人,门第也足够高,若是从联姻上来讲,对姜某本人也是极有利的,毕竟是能直接跟魏国公府和皇家成为姻亲的,放到任何人眼中都难以拒绝.但这门亲事,姜某却并无意愿。”

    听得此言,众人皆愣了愣,显然对他这个回答很不理解。

    毕竟国师向来是主张聚拢一切能聚拢的力量来推动变法,而只需要点点头,不仅能抱得美人归,还能得到魏国公府这种顶级勋贵的支持,乃至与皇家沾亲带故,成为陛下的连襟,何乐而不为呢?

    而且,徐妙锦也是京城一等一的美人,豪门贵女却并无太多骄纵脾气,琴棋书画乃至弓马俱通,若非是见了两个姐姐在靖难时的窘境坚决不肯出嫁,怕是早就嫁人了,也轮不到徐皇后来给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